历史百科网

华山第四洞天道教寺庙宫观介绍

华山是道教的名胜,由于道教的“第四洞天”,陈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有二十多个,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下面简单介绍两个。
华山寺庙宫观-镇岳宫
镇岳宫位于华山东、西、南三峰中央。宫建在西峰的东麓,随着崖势增强,形成了独特的构造。宫前地势平坦,周围奇峰参天,苍松翠翠翠,花开锦,碧草结圈,是环境幽美的宫观建筑。
宫建于唐,是唐朝开元四年(716年)改建的华岳观上院。民国的“华岳志续篇”被称为“古厦门千年、号曰上宫”。
据说生下千叶白莲的玉井位于镇岳宫境内,因此金大定已于亥年(1179年)在宫前建了玉井楼,立了碑记录此事。还有明万历的年楼,巡抚、陕西监察御使龚稔贤在楼前又立了“真源”碑。
明朝末年,因天灾和人祸宫内庙破了。到清初为止,东宫侍奉范养民登岳的隐居修道,在莲华坪构筑复庵的养性,与复社的名士顾炎武、王宏撰成为方外的朋友,为了援助理学的研究,研究反清复明的大计,捐赠给镇岳宫的再修缮。清光绪年间在建筑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备。民国二十六年(1937)华阴人,著名书画家石磊园先生又捐赠建了大楼三个房间,扩大了镇策宫的建筑规模,由于多次修理,宫走廊的曲径,安静典雅,加上宫内有神秘色彩的玉井,更让游客留恋。

华山的寺庙宫观-翠云宫、都龙庙
翠云宫位于华山西峰,也被称为西峰大殿。虽然是清初建造的,但是形状很小。
宫内大殿里供奉着斗姆元君的像,道舍和配房有20多个。在宫前的洞窟中,山洞上的石阀像莲花,被称为“莲花洞窟”,山洞旁边雕刻丰富,草隶楷篆相辉映。宫西有天然巨石,形状像斧子,中间凹进去,形状像人,石头旁边放着铁斧,铸造成“仙宝斧,七尺有五,被赋予沉香,劈山救母”。据说,在沉香劈山救母的遗迹中,斧头打碎了石头。
后庙内主持周静观在这里释放经布道,由于他的博学和才能,四方信徒蜂拥而至,庙里香火升腾,超出了各峰各庙观,宫也扩建再修。特别是藏经楼中贮藏的道教真经是华山道教研究的宝贵财富,遗憾的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所有建筑和所有经卷都被火患破坏了。民国二十二年重建,解放后又多次修理成为现在的制度。
经过翻修的翠云宫是木石结构,沿着悬崖修筑而成。外廊明柱、雕梁画楼、透窗,风格秀丽典雅。宫分前后两个殿,建在上下两层,东西各建有配殿,前后两个殿的沟通一体化。后殿的门额上挂着翠云宫的招牌,殿内供奉着众星的母亲斗姥的神位,塑像的神态威严端庄。
都龙庙位于苍龙岭之下,建在北魏,建在南出庙东侧门的苍龙岭上。庙宇是基于几个巨大的片状石壁而建,构思奇特,建筑风格独特,图形大小与岭的险峻相结合。庙后是苍龙岭的西崖壁,苍松成林,岩花成锦。庙前和救苦台之间地面平坦,间有伏石,周围环境优美多变,是北峰到五云峰之间较大的坪场,游客往往在此止步休息。
建庙的时候,被称为胡倾向神寺。《水经注》中写道:“化山密岭、北胡趋势寺、神像中有童子的容。如果对祠祭有感受的话,云与平,还有胆量。”。清朝以后,庙宇通称都龙庙,成为督龙庙,庙里的塑像是龙君,怒目圆睁,胡须摇曳,威武生动。庙宇的改名与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元开辟了苍龙岭之路、伤害了龙脉的传说有关。据民间传说,毕元开道伤了龙脉后,苍龙再去云布雨保护不了农桑,百姓供奉香火忏悔,祈祷和督促苍龙病体恢复,祈祷百姓丰年太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华山第四洞天道教寺庙宫观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883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