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蒙古族的礼仪有哪些

蒙古族崇尚礼仪,讲究礼貌,热情好客,以诚待人。有客人来访,先照顾好狗,微微鞠躬问好,互相打招呼,然后介绍蒙古包。客人一般由女主人接待,倒茶、端奶、炒饭、炒水果、递香烟。到了吃饭时间,主人要热情地劝客人留下来,客人越随意,主人就越高兴。
蒙古族人家做客礼仪
按照蒙古族的习俗,骑马或坐车到牧羊人家就是做客。走近蒙古包时,骑车要轻而慢,以免惊扰牧群。 蒙古族无论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遇到来客总是热情地打招呼:“他,赛音百努。”(您好或阿末日、赛音、百努!”(安好),然后师父右手放在胸前,微微鞠躬。
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和马棍放在门外,如果带进蒙古包,会被视为对主人不敬。当你在蒙古族人家里做客时,你必须尊重你的主人。
进入蒙古包,必须盘腿坐在炉子周围的地毯上,但炉子西边是主人的房间,主人不坐的时候不准随便坐。全家老幼围坐在宾客身边,如家一般问候。
平时招待客人,喝完奶茶,热心的主人总会放上香甜的黄油、奶皮、温和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水果炒饭、奶茶、奶酪和草原风味独特的“手烤肉”。在客人面前,请他们吃饱喝足。
客人通常要喝主人提供的奶茶,不喝是不礼貌的;如果主人请你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果不方便多吃,就少吃一点。热情好客(不管认识不认识)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在待客方面非常讲究礼仪和规矩。例如,用手吃羊肉时,通常会把带有肉的琵琶骨和羊的四根长肋骨送给客人。如果用牛肉来招待客人,则要给客人一块牛脊骨、半根肋骨和一根肥肠。
主人若对客人特别尊重,常将奶壶、酒壶放在哈达上招待。

蒙古族视酒为万食之精,敬酒是对客人欢迎和尊重的表示,有时还会唱一些欢迎亲切的歌曲劝酒,客人畅饮,主人很高兴。在宴会上,特别是招待贵宾或举行庆典时,常备有羊席。
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蒙古族人对客人的食宿常不取酬谢,无所计较,并认为对客人的招待小气吝啬是看不起人家的表示。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离开蒙古包后,不要马上上车马,而是稍微走走,等主人回来,再上车马。作为包中的客人,主人弯腰端奶茶,客人弯腰双手接奶茶。包的西北角是供佛处,睡觉时双脚不可伸向西北角。不宜使用烟盒或露出人头。不许用脚碰锅灶,更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是对灶神的侮辱。
在草原的一些地区,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总是在屋檐下挂一个牌子,如果牌子上挂着弓箭,就表示孩子是男孩;弓;和箭头,女人的针。客人遇到这些标志时要注意不要贸然闯入女子监狱。如果有病人,就在门的左边系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招待客人,访客也不要进门。
蒙古族的礼仪一般有献哈达、赠鼻烟壶或请安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的音译。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贵礼仪。献哈达时,施者鞠躬将哈达赠予对方,受者也应鞠躬双手接过或让施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表示感谢。
常用于布的、馈赠、拜年、拜年、庆典等,以表示敬意和祝贺。这个标签历史悠久。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蒙古族“逢年过节,互赠金、银、玉等礼物,并送白绢”。
哈达以布、绢或蚕丝制成,颜色多为白色或淡蓝色,长短不一,一般在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之间。也有长到​​三尺的,佛用。赠送哈多时,双手握住并微微鞠躬,受赠者也应如此。
递鼻烟壶:是蒙古族的古俗,也是表示尊敬和友谊的常见见面礼。作为蒙古包的客人,好客的主人常常会拿出一个精致如瓷瓶的小壶,供客人闻一闻,这就是装满鼻烟的鼻烟。
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若是同辈相会,右手递壶,相互交换,或双手微举,鞠躬交换,然后各倒一点鼻烟,用指头抹在鼻孔上,闻烟味,品后交流。长辈遇见晚辈,应微微鞠躬,右手递壶,晚辈则双手接过,各自举起闻一闻,然后交换。
求子、喜庆、满月
儿童乞食仪式是蒙古族生活礼仪的开始,通常由妇女以祭祀双簧管、石窟、人形石等方式进行。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沐浴仪式,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太婆主持,用盐水、茶水或羊肉汤给婴儿沐浴,然后用香木和香料清洗身体. ,同时给宝宝取名。这
婴儿满月时,一般要举行“奶日”,这是庆祝满月的活动。参加“奶日”的客人要带上衣服、哈达、玩具等礼品,有的还要送活羊,赠送礼品的客人喝茶后要举行庆祝仪式。满月之子沐浴净身,熏香净身,并在头上抹酥油和牛奶,以示祝福。参加“奶日”的长辈要发表祝贺词,同时要求子女多的长辈用胡子擦孩子的脸颊。
生日,当宝宝满一岁,第一次剪胎毛时,会进行“奶日”剪发,程序与宝宝满月基本相同。生日结束时,将剪下来的“戴和”(乱发)装进小布袋里,缝在孩子领子的外面。
祝寿礼仪
蒙古族以虚岁计算年龄,在13岁、25岁、37岁、49岁、61岁和73岁出生的年份举行庆祝活动。首先,庆祝73岁和85岁老人的生日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日;并在27日前至除夕庆祝49岁和61岁的生日。
对于 49 岁以下的人,每个人都庆祝除夕。当孩子年满13岁时,父母必须准备新的鞍马片,以祝贺他“手有鞍,脚有镫”。孩子骑马到亲戚、长辈家里敬酒、听贺词、接受长辈的礼物。 61岁、73岁、85岁时,要举行盛大的喜庆宴席,礼物主要有哈达、头巾、德勒、泰力克、靴子、绸缎、牛等。
丧葬礼仪
由于草原上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丧葬仪式也很简单,一般没有丧床,没有祭祀,没有祭祀,没有烧纸钱,没有音乐。墓葬一般分为野葬、火葬或土葬。
野葬,又称。人们死后,用白布裹尸,或穿原装,将死者驱赶到大漠山野。野葬结束后,死者的后代在四十九天或一百天之内不剃头、不饮酒、不玩耍、不招呼客人,以表示哀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蒙古族的礼仪有哪些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6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