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蒙古族火不思的历史和记载

火不思是一种蒙古弹拨乐器,发现于元代,流行于明代,清代列入民族音乐,清代失传,建国后重新开发成。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和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火不思是突厥语“qobuz”的音译,唐代从中亚传入我国,又称“壶布子”、“赫比斯”、“壶巴丝”、“琥珀字”、“吴不思”。迪亚斯”、“胡布斯”、“胡迪亚斯”(均为蒙古语音译,即秦之意)。人们称它为胡布耳或胡布耳。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及甘肃省北部等地。四弦、长柄、无品、梨形音箱在明代很受民间欢迎。
传世历史
火不思历史悠久,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初,是古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弦乐器。
关于火布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西汉元朝时,南郡秭归王昭君被选入宫中。胡韩业单于待人有礼,表示“希望韩先生对自己友善”。王
昭君自愿嫁入匈奴,汉元帝互许昭君,并召韩业单于封昭君为“宁胡氏”。去匈奴的路上,王昭君骑马吹箫。她的故事成为后世诗歌、小说、戏曲、说唱的热门题材,画中还有王昭君吹笛的形象。
匈奴时期,王昭君吹奏的笛子深受胡人的喜爱,并模仿它制作出粗制滥造的新乐器。

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谈》(卷上)记载此事写道:“王昭君琵琶坏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
宋代陶宗仪《辍耕录》载:“达达乐器有浑不似。”火不思的图像,最早见于唐代古画中。1905年,在新疆吐鲁番以西的招哈和屯,发掘 的9世纪初的唐代高昌古画,画中有“一儿童抱弹长颈、勺形、四弦轴并列一侧的弹拨乐器”。
可见,早在唐宋时期,火不思就已经风靡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考姆兹和云南纳西族的苏古笃,在形制上与火不思相近,名称也相似,它们属同一渊源的乐器。
相关记载
火布寺的名称及其形式最早见于元代史料。 《元史·礼乐志》(卷七十一)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
《事物异名录·琵琶》载:“元志,天乐一部有火不思,制如琵琶,今山、陕、中州弹琥珀词,盖‘火不思’之转语也。”这种乐器在蒙古族建都北京的元代,已被列入国乐,是经常在宫廷盛大宴会或王室内宴上演奏的乐器。后来广泛流传和盛行于中原,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汉族人民也喜闻乐见。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有:“今乐器中,有四弦长颈圆鼙者,北人最善弹之,俗名琥博词……本虏中马上所弹者。”明代沈宠绥《度曲须知》载:“明朝北调伴奏乐器中有筝、浑不似……”
《大清会典》图注述其形制说:“火不思,四弦,似琵琶而瘦,桐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有棱,如芦节,通长二尺七 寸三分一厘一毫。”
《清朝续文献通考·乐考》中也有:“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以皮为面。”此时的火不思,是蒙古乐番部合奏乐器之一。《大清会典·乐部·若燕乐番部合奏》有:“用云璈—箫—笛—管—笙—胡琴—琵琶—三弦—月琴—二弦—轧筝—火不思—拍板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蒙古族火不思的历史和记载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64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