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秋季的特征和自然灾害

秋天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之一。在我国,传统上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立秋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雨量、湿度等趋于减少或减少,自然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到萧条成熟。
在我国,传统上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立秋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量和湿度趋于减少或降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始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生寒而渐衰。
从现代气象学来看,北温带的秋季是8月23日(热末)至11月20日(小雪);南温带秋季为2月19日(北半球有雨)至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目前我国四时的划分多以气温变化为依据,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琨的“气候平均气温”划分。根据气候平均气温法,判断立秋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如果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则可视为立秋。 成为“简化标准”;二是:连续五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22℃。一组移动平均温度是指当天的平均温度加上前四天的平均温度除以5得到一个5天的移动平均温度,这就是“滑标”。进入秋季,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已经过去,开始降温。
物候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许多植物都成熟了。秋天,自然界阴阳之气开始变化,阳气渐退,阴气渐生。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许多多年生落叶植物的叶子逐渐变色、枯萎、落下,只剩下枝干过冬。一年生草本植物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完全枯萎和死亡。季节变化涵盖了气候特征的诸多方面,仅以气温作为判断立秋的标准是不准确的。秋天最明显的变化是草叶从郁郁葱葱的绿色变成黄颜色并开始落叶,庄稼开始成熟。

自然灾害
秋季主要气象灾害有:西部秋雨、南方寒露风、霜冻和寒害。
天文
秋季,阳光直射点由北半球南移,秋分后越过赤道,阳光直射南半球。从北半球看,太阳的角度逐渐变低,昼夜长短的差异变小。秋分时节,昼夜等长。
秋天,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减小。从黄道平面上看,太阳位于狮子座、贞洁座和天秤座的背景下。
节气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3日前后,指暑气到此为止,雨量逐渐减少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3-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公历10月1日:国庆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秋季的特征和自然灾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47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