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缅甸第六大民族克钦族

克钦族是缅甸第六大民族,人口约100万,主要分布在克钦邦、掸邦和实皆省。也分布于印缅边境和中缅边境的瑞丽江流域,以及我国云南省。
缅甸克钦族根据1947年《缅甸联邦》规定的民族国家自决权,于1961年组建武装组织。截至2018年,他们仍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
克钦族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恩美凯河、麦里凯河、塔奈河、大营河、瑞丽江)上游山区,即缅甸北部,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在印度控制的阿萨姆邦,以及纳迦西部山区也有少量克钦族。
克钦族属于蒙古族,体质特征与我国汉族相似。相传,他们属于黄帝一脉。 “克钦”就是他的称呼,自称“景颇”、“班央”等。据考证,缅甸联邦的克钦族是一个移民族群。截至2018年,克钦族仍有祖先居住在“木转省拉崩”(平山顶)的传说。
相传,克钦族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蒙古草原南部,后迁居到青海湖附近。 7世纪左右,开始沿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南迁。 8世纪,他们定居在高黎贡山。 11世纪,他们沿恩美凯河、麦里凯河逐渐迁入今缅甸联邦境内。

克钦族进入今克钦邦境内后,分两路南迁。一条路从孙布拉邦沿南部山区迁徙,再向西南迁徙,另一条路顺着三角区内的山脉,向恩美开河以南而去,逐渐平息下来。 15世纪,克钦族再次南迁至哥杜里王国,开始与缅族、掸族、克伦族接触,文化受到影响。
克钦族有4个重要支系:景颇族、兰格族、载瓦族和乐其族。克钦族有自己的语言,克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系景颇语族,克钦语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也与古汉语有着明显的联系。在克钦族中,景颇语使用最广泛,其次是狼牙语。
景颇语是克钦族的通用语,有6种方言:普通景颇语、卡固景颇语、高邑景颇语、湖贡景颇语、都印景颇语和腾乃语。普通景颇语是克钦邦通用的语言,也是学校的教学语言。
克钦文字最早由美国浸信会的传教士于19世纪末发明。克钦族的传统社会形态是村社制,其基本政治权力在本质上仍掌握在酋长、山官、酋长手中。
克钦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主要工业是农业、畜牧业、矿产和林产品的开采以及家庭手工业。克钦农业分为平原种植、雨季山地种植和梯田种植三种类型,平原和梯田种植相对固定。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小麦、甘蔗等。雨季丘陵旱地种植较为粗放,多为火耕轮作。主要农作物有旱稻、玉米和套种瓜果蔬菜。克钦人饲养牛、猪、鸡和其他动物。养殖的目的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为了婚丧嫁娶和祭神。
大多数克钦人信仰鬼神和万物有灵论,上层知识分子多信奉教和天主教。克钦人善良、坚韧、豪爽、倔强,有助人为乐的美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缅甸第六大民族克钦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38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