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伯希和偷盗敦煌壁画的时间过程

第二个来敦煌盗宝的是法国的伯希和。伯希和是一位专门研究我国文化的汉学家,除了懂汉语外,他还通晓几种中亚流行的语言。 1899年起在越南河内的法兰西远东学院工作,1901年赴我国购买书籍、绘画和美术品。他的语言天赋和对中文书出版的了解,为他日后从文窟窃取文献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1905年,国际中亚和远东历史、考古学、语言和民族志研究协会法国分会组建中亚考察队时,伯希和特被选为领队,大概是因为他的才华。1906年6月15日,他带领大地测量学和摄影专家从巴黎出发,从喀什出发,沿着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古丝绸之路,对沿途的遗址和石窟逐一考察、挖掘。次年10月到达。
当时,斯坦因从写字洞盗走大量手稿的消息还没有传开,伯希和得知了清朝伊犁将军长庚在敦煌莫高窟发现古代手稿的消息,又看到散落一册,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件珍贵的八世纪文物。伯希和取消了原先从向西北进军的计划,连向往的吐鲁番盆地都没有去,就立即赶赴敦煌。

1908年2月25日,伯希和一行来到莫高窟,开始对所有洞窟的各种铭文进行清点、测量、拍照、抄录,并与王道士交涉。伯希和一口流利的汉语很快赢得了王道士的好感,王道士从谈话中得知伯希和并不知道自己将大量手稿卖给了斯坦因,所以他坚持要这些洋人兑现诺言,很快, 3月3日,伯希和被领入藏书洞,任其在洞中选择。
面对这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献,伯希和愣了愣,随即盘算了一下,决定全部看完。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伯希和特每天在图书馆的洞穴里,借着微弱的烛光,将每一份手稿翻阅一千卷,分成两堆,一堆最有价值。他给自己定下了几个标准,即:首先,必须注明日期;其次,它必须是普通大藏经以外的各种文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获得手稿;另一堆是手稿,必要时可以丢弃。
伯希和选好后,让王道士全部拿来,当然,王道士没有这个勇气。于是,伯希和用600两银子换取了洞窟手稿的精华。它们的数量虽然没有斯坦因进取的多,但品质较高,很难说有多少件是无价之宝。
伯希和等人在敦煌完成考察,派人将大量文物运往巴黎,沿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终于在10月5日抵达北京购书。狡猾的伯希和知道手稿还在路上,所以这次来到北京,对莫高窟收到手稿三缄其口。
同年12月,伯希和回到河内远东学院。 1909年5月,伯希和受法国国家图书馆委托,从河内购买中文书籍,经南京、天津运往北京。当时,从丝洞掠夺的大量文献被安全运到巴黎,存放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伯希和特随后将《尚书释文》、《沙州图经》、《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敦煌碑赞合集》等部分敦煌善本带到北京,并向我国人展示。在北京的书生们,目标是买好他们,在收购珍贵的中文书籍方面得到帮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纳雅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伯希和偷盗敦煌壁画的时间过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纳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59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