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寒号鸟是什么,寒号鸟的生活习惯

寒号鸟,名字听着像鸟,其实是一种复合型飞鼠。尖牙鼯鼠又称橙足鼯鼠、黄足鼯鼠、霜鸟、霜虫、霜虫,是啮齿动物。生活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中。它是一种森林动物,在高大的树木上或陡峭岩壁上的裂缝中的洞穴中筑巢。
形态特征
身体中等,比红腹松鼠稍大,体重300-400克,体长300-340毫米,尾巴略扁,与身体等长,后足40; -48 毫米长,30-35 毫米的耳朵长度。头圆,眼睛大,口吻短,耳朵又圆又宽。
齿鼯鼠耳根部有一长而柔软的突起毛,背毛基部灰黑色,上部淡黄颜色,尖端黑色。背部黄颜色较背部明显,腹部毛灰白色,毛尖淡橙色,飞膜颜色与腹部相同,仅边缘相同。灰白色,背部和腹部的界线清晰可见。尾巴背面的颜色与身体背面的颜色相似,但颜色较浅。尾尖为黑色。除尾根部有微淡的黄颜色毛发外,其余毛尖在尾巴的腹侧是黑色的,形成一条垂直的条纹到尾巴的末端。眼窝周围有黑眼圈。


口吻短,鼻骨前后窄。眼眶中央和额骨凹陷,背部微隆起。眶上锐角破裂。眼眶中央和额骨凹陷,背部微隆起。眶上锐角破裂。颧弓低,几乎与牙齿在同一平面。从眶上突到顶骨后端的颞棘几乎愈合。腭孔伸长,位于上颌骨和前颌骨交界处的前方。膀胱圆形,明显。下颌颧突前的神经孔周围有一突起。
门牙较弱且呈淡黄颜色。两颗上前磨牙,第一颗很小,藏在较大的第二颗上前磨牙里面,三颗上磨牙几乎相等,但都小于第二颗上前磨牙。除第一上前磨牙外,第二上前磨牙和第三上上磨牙的牙冠均覆盖有复杂的釉质凹痕和横脊。
生活习惯

白齿鼯鼠多栖息于山柏林区,常在陡峭的岩洞、岩缝、树洞等处筑巢。巢很少见,由杂草、树枝、树皮和羽毛组成。他们居住的石窟或石缝一般狭小,深约1米,高15-60厘米。地洞或直或弯,参差不齐,鼯鼠多卧于地洞的高处,与干草同卧。冬天,洞口常用柴火封闭,以防风寒。整个洞窟干燥洁净,终年气温适中。洞内夏季较高气温25-27℃,冬季较低气温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大多在60%以下。
活动
惹人怜爱的飞鼠是夜行动物,性格孤僻,喜欢安静。一般一穴一鼠独居,除哺乳期外很少2~3只混居。鼯鼠行动灵敏,夜间活跃,有时在夜间能听到“千嘟嘟嘟嘟”的叫声。它们在有月光的夜晚特别活跃,并在黎明前返回巢穴。活动时攀爬和滑行交替进行,早晚活动频繁。
白天躲在巢里睡觉,晚上离开巢穴,从洞里溜到树上觅食。滑行可达 200m。头外露,尾巴背在身后,盖住头部,或尾巴置于腹下,呈卷曲状。鼯鼠有“一地觅食千里”的习性,即无论去多少次觅食,总是回到固定的无人居住的山洞里排便。
食性
齿鼯鼠是草食性动物,主要吃藤本植物和油松的树叶、树皮和种子,以及山桃和杏仁,也吃其他植物的树叶、树皮和果实。进食时,用前足夹住食物,后足站立不动。
繁殖
每年繁殖一次。繁殖季节为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一月。从结头到繁殖需要4-6天。妊娠期74~82天(约3个半月),每窝一般产1~2窝,有时3~4窝。初生雏鸡长30-50毫米,重20-80克,裸体; 5天后开始长出稀疏的头发,20-30天后开始睁眼;它们在 45 天内长出一头浓密的头发,体重约 100 克;它们可以在大约 90 天内从巢中出来吃植物的叶子; 90-120天断奶,体重可达160克。幼鼠变为 90 天。 2岁以上者春秋两季换毛两次,先从头到背。使用寿命超过10年。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纳雅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寒号鸟是什么,寒号鸟的生活习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纳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576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