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英国湖畔派诗人代表人物和发展历程

湖畔派诗人指的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出现的一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因他们三人曾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坎布里亚湖区与世隔绝地共同生活,并先后居住在格拉斯米尔和温德米尔两个湖岸,并以诗歌赞美湖光山色,被称为“湖畔派诗人”。
他们早年渴望法国大革命,后来转为保守立场,主张复辟封建宗法制度。在文学上,他们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感伤主义,歌颂自然。否认城市文明的现实,记住中世纪的简单。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代表作是《廷顿修道院》。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代水手长颂》,充满了神秘怪诞的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象》对英国王室大加吹捧。
发展历程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始。华兹华斯在1800年诗集再版时所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宣战的艺术纲领。由于他们反抗古典主义的传统规则,提倡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湖畔派诗人又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反抗”。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大革命,但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因对革命的恐惧而退却,继而逃避现实,沉迷于过去,美化中世纪的父权制,幻想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和古代封建社会的熏陶。骚塞和华兹华斯连续获得桂冠诗人,骚塞甚至公然反对年轻诗人拜伦和雪莱。

当湖滨派诗人的消极倾向越来越明显时,青年诗人拜伦和雪莱开始进入文坛,与湖滨派诗人展开辩论。拜伦在1809年完成的长篇讽刺诗《英国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中,不仅回应了消极浪漫主义者操纵的刊物《爱丁堡评论》对拜伦诗歌的攻击,还严厉谴责了湖畔派诗人的消极倾向。由于敢于与湖畔派诗人作对,被英国领主谴责为撒旦(恶魔),以致于拜伦、雪莱和济慈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撒旦”。
一般来说,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撒旦派代表积极浪漫主义。湖畔派诗人虽然在反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立下汗马劳,在诗歌艺术上也有着深远的成就,但其历史地位远不如撒旦重要。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妙手文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英国湖畔派诗人代表人物和发展历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妙手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56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